8月25日上午,经过公司宣传部的精心筹备,2017年度道德讲堂第一课在管网管理处劳模工作室开讲。管网管理处的职工四十余人参加。此次道德讲堂以公司三供一业供水分离移交工作为结合点,活动分为唱一首歌曲,听一段故事,做一番点评,送一份吉祥四个环节。在唱一首歌曲环节,全体与会人员齐唱《咱们工人有力量》,通过熟悉的歌声,重温公司严谨、专业、耐心、标准的劳模精神。
在“听一个故事”环节,公司宣传部的海亚亚同志进行了内容为《我们在三供一业中淬火锻造》的演讲,通过对三供一业供水分离移交工作中多个片段的回顾,对三供一业供水分离移交工作中克难攻坚,团结协作的层层总结,让与会人员重新回顾了那段难忘的经历。
在“做一番点评”环节,公司宣传部部长孟玉璞从管网管理处5月2日赶赴南水北调工程舞阳段现场进行抢修的工作讲起,结合三供一业供水分离移交工作中现场的沟通施工,资料的整理制作,二供公司如今提出分支供水的概念等内容,细细的分析了管网管理处、豫鹰公司、二供公司乃至整个公司经历了三供一业供水分离移交工作的锻造之后的变化。讲明了公司在这场“百团大战”中收获了什么,凝聚了什么,积淀了什么。管网管理处人员和南水北调基站的同志们共同参与的南水北调工程舞阳段现场,完成了许多队伍没有完成的带压带水管网补漏抢修工作,坚定了我们战胜困难的决心。代表着公司真正的走出平顶山,用我们的专业技术解决了其他队伍解决不了的难题,也让我们认清自身的技术水平在全省范围内处于一个怎样的阶段,找到了走出平水,面对市场的自信。同时,孟部长还向与会职工分析了公司如今所处的发展阶段,外部环境,和与会人员,尤其是青年职工详细的分析了专业技术在公司如今的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孟部长说,不论是公司的发展,还是个人的发展,都要逐步走向专业化发展的道路。而学好技术,掌握一门不可被替代的本领才是在一个人必须拥有的核心竞争力。只有立足本职工作,不断学习,锻造自己,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通过自己的进步推动公司的发展,享受公司的发展成果。
闸门班副班长王珂虽然没有作为主力队员参与三供一业供水分离移交工作,可是处理完每天的正常工作,他都要赶赴三公一业现场。他说:在三供一业供水分离移交工作当中,我们班的很多同事都参与其中,看到他们天天一身水,一身汗的回来,想想这些都是自己的伙计,自己忍不住的就要去帮忙,哪怕只是扛扛管子,推推水泥,也觉得帮他们分担了工作。对于学技术的问题,王珂感觉作为青年职工上班时间短,技术学的还不到位,但是作为青年人必须认真学好管道管理技术,20岁到40岁可以靠体力吃饭,可过了这个年龄段该怎么办?就必须学习一门专业技术。这些落实到工作当中就是遇到问题不能再看着师傅们往泥里、水里跳去解决问题,而是承担起年轻人应该承担的责任,遇到难题下手干,认真学,干的次数多了,自然就学会了,通过实践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听了王珂的感受,孟部长首先对他的认识给予肯定,然后引导王珂认识到自己岗位的核心所在,即管网管理处工作的核心是“管理”而不是“抢修”,管道科学管理工作才是今后管网管理处发展的核心。孟部长还和王珂进行了十年的约定,希望十年后,王珂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成长为一名“管网精细化管理专家”。
来自抢修二队的青年职工李栋说:我们青年人就应该发扬“有第一要拿,有红旗要扛”的管网管理处精神,面对三供一业供水分离移交工作也不例外。经过这次三供一业供水分离移交工作的锻炼,李栋认为自己已经从一个单一的管道维修工进步到如今已经掌握了管道开挖,敷设,碰头,管径大变小,小变大,入户等全套技术,实现了从一个管道维修工到管道工的进步。
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侯志勇说:在三供一业供水分离移交工作当中,我们管网管理处作为一支参与施工的队伍只是公司整个工程中很小的一部分。但是我们也经历了许多问题,解决了许多问题。三供一业供水分离工作之后,我们要深入的总结我们在工作中能干什么,能干成什么,能留给别人什么。树立勤于动手,擅于动脑的思维方式,找准自己的短板和不足,迅速补上。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促进自己和团队的进步。
全国劳动模范顾玉真没有参与三供一业供水分离移交工作的一线施工,但是他仍在后方为参与施工的队员们做好配合工作,用他的话说就是,虽然现在年纪大了,但是也愿意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儿,在干事中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结合着“做一番点评”的环节,宣传部还给踊跃发言的职工们送上一份吉祥的礼物。
道德讲堂在公司管网管理处的开课标志着公司2017年度“道德讲堂”工作的全面铺开,下一步还会逐渐深入豫鹰公司,九里山水厂,二供公司,白龟山水厂等单位,旨在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同时对公司三供一业供水分离移交工作进行一次接地气的总结,形成宝贵的精神财富,供大家今后交流学习。
上一篇:郑州水司力科管线探测技术有限公司对我公司供水管网进行探测
下一篇:我公司退休干部徐祖鑫同志荣获 “河南离退休干部优秀共产党员”称号